搜尋此網誌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支撐上杉謙信軍資金的兩大經濟支柱-金山與青苧-

文責:小編 陳家倫
表責:小編 陳家倫



著名的上杉謙信(長尾景虎),在其繼承家業之後,便不斷的在烽火中渡過,其兵鋒遍及信濃、關東乃至越中、能登等北陸道地區。

但是之所以上杉謙信能夠不斷的發兵遠征,固然除了可以看出其武力雄厚的一面之外,但更重要的是支撐謙信不斷出征的經濟力。

就現有的文獻來看,上杉謙信的戰爭資金,除了在關東掠奪人口進行奴隸販售的人口買賣之外,最主要的經濟來源還是以兩種來源為基礎,即是金山及青苧(苧麻)貿易,因此筆者今天也稍微來介紹一下戰國時期越後存在的金銀山以及越後的青苧(苧麻)貿易。

越後國內有豐富的金銀蘊藏量及為數眾多的金銀山,尤以越後國北部之瀨波郡(今新潟縣阿賀野川北岸一帶)之蘊藏量最為豐富,如位於越後國北部,近今日村上市之高根金山即為一例,而高根金山因為在高根村附近之鳴海山,而也被稱為鳴海金山(新潟縣村上市),而除高根金山之外,根據米澤藩流傳下來之慶長二年(1597)所繪之越後國瀨波郡郡繪圖中所示,越後國之金山尚有鳴海金山東方的猿田川上游左岸地區之猿田金山(新潟縣村上市),此外依據越後國瀨波郡郡繪圖中可以得知現今村上市東部之山在郡繪圖中表示的中邊村附近有一被標註為「金山有」之金山,而根據現居北海道之本庄家所留之年代未明之岩船郡郡繪圖,瀨波郡所標之「金山有」之處則被標明為本山金山(元山金山) (新潟縣村上市)

越後國主要金銀山概略簡圖


另在本山金山的更北方鄰近出羽國國境的山間,在山後村附近則還有名為山後俣金山(新潟縣村上市)之金山。

同時依據越後國瀨波郡郡繪圖中所示,在鄰近而位於瀨波西南部奧山庄黑川氏所領有的金俣村附近亦有金俣山之天然露天之砂金山(新潟縣岩船郡關川村)

東蒲原郡的越後東部地區在戰國末期的文祿年間亦有日比谷金山(新潟縣東蒲原郡阿賀町)的開採。

位於今日新潟縣南魚沼郡南部的越後三山之一的中之岳,亦留有戰國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坑道,而中之岳及附近八海山與被稱為銀山平的盆地的一帶則有生產銀礦、鉛礦及鋅礦之上田銀山(新潟縣魚沼市、南魚沼市),因此在戰國時代魚沼郡亦極可能曾經開採過銀礦、鉛礦及鋅礦。

文祿四年時(1595),上杉景勝也被豐臣秀吉委任支配佐渡及越後之金山,同時當時全國的金銀山都需要將黃金上交給中央的豐臣政權,根據日本大藏省所編《大日本租稅志》所收之〈慶長三年伏見藏納目錄〉得知當時豐臣秀吉一共於全國各地收集三萬三千九百七十八兩黃金,當中有一萬一千兩百二十四兩來自越後國,七千九百九十五兩來自佐渡國,九百七十八兩來自上杉氏領有的出羽庄內地區。亦即在豐臣秀吉收藏的近三萬四千兩的黃金之中約有百分之五十九來自上杉氏的領國,而當中亦有約百分之三十三的黃金是來自越後國,這些越後國上納的黃金絕大多數即是來自於越後北部瀨波郡的各個金山,因而越後國在戰國時代可說是名符其實的黃金之國。

砂金山發現


而據傳上杉謙信病歿後,其繼承人上杉景勝命家臣河隅忠清以及飯田長家盤點上杉家的金庫最後清點出與上杉謙信長年所累積下來的黃金高達兩千七百二十四枚六兩三分,足可看出上杉謙信即使連年征戰,但是仍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然而由於從史料上來看,謙信對於阿賀野川北岸的揚北眾領主們的控制並不強烈,反而要到其養子上杉景勝的時代,才完全的使揚北眾屈服,因此對於越後金山多數在阿賀野川以北的情況的同時,我們並沒有看到太多謙信時代留下的支配當地金山的資料,反而是景勝時代比較能從史料中看出支配情形。因此由於謙信時代的金銀山開鑿的史料極少,而難以掌握謙信對金銀山控制的全貌。

另謙信時代的佐渡金山,也與我們後世所想的坑道的金山礦區不同,在謙信時代的佐渡金山,主要是以露天的砂金山(西三川砂金山)及銀山(鶴子銀山與新穗銀山)為主,而一直要到上杉景勝統治的末期,佐渡才發現最大礦脈的相川金銀山,並在上杉家移封離開佐渡的慶長6(1601)後方才開採,並成為江戶時代佐渡金銀山及礦山下的城町的繁榮基礎。

比較能確信的上杉謙信時代以來便穩定收入的經濟來源,則是經濟作物青苧的銷售。

上杉謙信的軍資金主要收入來源-青苧


青苧是越後地區傳統的經濟作物,為當時的衣服原料麻布製成的材料,由於越後青苧在戰國時代是優良的布料的原料,因此越後守護上杉氏及守護代長尾氏的長尾為景及上杉謙信皆與京都的公家(貴族)三條西家族等合作利用領國內的青苧銷往京都並在京都設立青苧座,而青苧貿易收入亦是時常征戰的長尾為景及上杉謙信的重要資金來源,不過隨者上杉景勝在戰國末期移封會津及米澤,至使青苧的種植技術也被傳到當地,因而至江戶時代,越後國的青苧貿易因為受到會津、米澤等地區的競爭而受到打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